【與時並進】(1)政府擬修訂《保護海港條例》 16項工程「拆牆鬆綁」 海濱經濟蓄勢待發

1997年,由時任立法會議員陸恭蕙以私人條例草案形式提出並通過的《保護海港條例》,原意是保護維港海岸線資源,對填海發展有所限制,但條例規管嚴格,變相窒礙了海濱及鄰近地區的規劃。
現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,2021年以立法會議員身份,提出私人條例草案,企圖修訂《保護海港條例》,打破土地發展的枷鎖,但未能成事。
直至去年(2023年),發展局正式提出修訂《保護海港條例》建議,在確保維港範圍不填海造地建屋的精神下,為提升海濱暢達性「拆牆鬆綁」,增加公共空間,讓公眾可以更好地享受海濱。
多名政界及地區人士接受《堅雜誌》訪問時均表示,經過多年驗證,有關條例無法配合社會發展,必須盡快改善。他們期待修例後可以打破桎梏,讓維港兩岸海濱都打通成海濱長廊,並加設適當配套設施,讓市民和遊客可以用他們自己的形式,更盡情地享用美麗的香港海岸風光。

文:Wing Yip 圖:黃冠華、 Yuki

還海濱於民不但是全球趨勢,發展海濱經濟更有無窮潛力。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,今次修訂法例,目的是為提升海濱暢達性、增加公共空間,讓公眾可以享受到海濱,強調並非為填海造地或發展房屋。這次修例將會引入一個比較簡單的機制,處理未來興建登岸堤階、碼頭、行人板道等設施。

過往港英政府沒有對維港填海進行嚴格規劃,造成維港兩岸日益狹窄,引來不少批評,慨嘆維港已無復以往水深港闊的情景,因此《保護海港條例》在回歸前順利獲得當時的立法局通過。

法例過時成經濟發展絆腳石 謝偉銓:保護海港非「寸土不能動」

謝偉銓指保護海港條例窒礙發展。
謝偉銓指保護海港條例窒礙發展。

《保護海港條例》通過後,由於限制過於嚴格,亦造成維港沿岸發展差不多完全停頓。立法會建築、測量、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早前接受《堅雜誌》訪問,他認為香港擁有這麼美麗的海岸線,維港景色更是全球數一數二,他同意必須盡力保護,但不代表「寸土也不能動」,變成社會發展的絆腳石。

謝偉銓解釋,1997年的立法原意是避免維港再出現大規模填海,但條文卻訂明凡在維港範圍內興建任何東西,甚至是行人板道,不論規模大小均被界定為「填海」工程,一律受條例約束,必須證明項目有「凌駕性公眾需要」(Overriding Public Need)才能施工。

「凌駕性公眾需要」無清晰界定

然而,「凌駕性公眾需要」門檻相當高,亦沒有清晰界定。政府為免遭到挑戰,繼而面對冗長的法律訴訟,導致凡涉及海濱的工程項目都會變得非常小心,而這種「極度謹慎」變相令任何工程都無法展開。

為繞過「凌駕性公眾需要」限制,政府惟有將一切必要建設移入路面,甚至改用隧道形式,令造價變得非常昂貴,工期時間亦拖長。謝偉銓解釋,「走線可以搬出搬入」,但部分位於維港範圍的碼頭,會直接受到影響,無法進行改建或維修工程,因為所有相關工程必須加設臨時措施,尤其當涉及放置任何東西入海港裏面,都要接受「凌駕性公眾需要」測試,無形中任由碼頭殘舊下去。

條例不合時宜

近年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措施,並積極發掘特色旅遊景點。謝偉銓說,其中的「親水文化」深受旅客及市民歡迎,但需要在海濱加設一層層台階,讓大家可以拾級而下,一直走到海平面,若不「拆牆鬆綁」根本難以推行。他指出,曾經有過爭拗,例如浮台式的設計是否觸及相關法例?由於存在不少未知之數,投資者都不想冒風險。

條例從回歸至今,經歷了27年驗證,為了切合當前的社會變化及實際需要,必須作出修改。謝偉銓認為今次局方提出的修例建議,主要針對16項海港改善工程,都是關乎提升公眾市容設施,並非放寬在維港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,只不過將可以施工的門檻稍為降低,藉以提升海濱暢達性或增加公共空間,大家仍然擁有美麗的海港。他舉例,到西環看日落的人士,不再需要人車爭路,可以在一個安全位置觀賞日落。

把握機遇搞活海濱空間

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,修例後可活化成景點。
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,修例後可活化成景點。

「條例是死,人腦是生」。謝偉銓認為過去一段時間,大家都在熱烈討論海濱發展,既然局方願意「拆牆鬆綁」,引入一個比較簡單的機制,處理能夠發揮海港功能,又或讓市民享受到海港設施的項目,當局應把握這個機遇,利用那個空間好好發揮,藉以搞活海濱。

謝偉銓認為局方應擅用海濱周邊配套,當海濱全部連接起來,荒廢的碼頭活化起來之後,可以在隔壁位置開設食肆、休憩空間。連接起來的海濱相信會吸引更多市民閒暇時來欣賞風景、散步、跑步、踩單車,更可以讓相關體育用品公司在此放置運動設備,例如運動鞋、服裝、工具,提供即場租借、試穿服務,此較在電視賣廣告更直接、更具效用。

妥善管理避免影響街坊

謝偉銓認為,海濱開放後,妥善的管理相當重要。
謝偉銓認為,海濱開放後,妥善的管理相當重要。

不過,修例後的填海總面積上限不得多於0.8公頃,謝偉銓認為面積有點小,對舉辦大型盛事活動仍略微不夠,必須考慮如何配合碼頭和旁邊的土地,一起發展。

謝偉銓明白海濱附近住有民居,又有其他商業活動在進行,為了不影響街坊,所以妥善的管理相當重要。譬如西環海旁,可能有年輕人會來玩滑板,為避免擾民,必須設置吸音措施及規定甚麽時候才可以玩。

盼盡早打通西區海濱 劉天正:創造全新旅遊熱點

劉天正盼早日打通西區海濱沿線。
劉天正盼早日打通西區海濱沿線。

堅尼地城新海旁是近期網上熱爆打卡點,當區區議員、民建聯中西區區議員劉天正接受訪問時說,該處全日都十分熱鬧,縱使尚未日落,已吸引到不少遊客來打卡、自拍等。劉天正估計,該處有咖啡店、舊路牌,又有開揚海景,被網民發現後貼上小紅書等網上平台,頓時成為打卡熱點。他笑說反而西環街坊路過也不會在此打卡,「因為這些風景都司空見慣」,來的都是區外人。

打卡熱點人車爭路險象環生

堅尼地城海旁近日成網紅打卡點,經常出現人車爭路情況。
堅尼地城海旁近日成網紅打卡點,經常出現人車爭路情況。

美麗的海岸線是香港一大特色,當然歡迎大家去欣賞,但該處海旁只有圍欄與馬路分隔,並沒有任何行人設施,遊人為求一個靚位打卡,往往要走到圍欄邊,因此不時出現人車爭路狀況,險象環生。

除中環、灣仔之外,劉天正認為中西區海旁同樣有高度觀賞性,更是觀賞日落最理想位置,故一直以來地區都積極推動海濱憩閒空間,希望從西環尾打通到灣仔金紫荊廣場,讓港島區擁有一條60公里長的「活力環島長廊」。

劉天正解釋,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經常舉辦中秋燈會、年宵攤檔,平時亦是寵物「放電」的地方。不遠處是即將啟用的堅尼地城前屠房及焚化爐海濱長廊。然而,夾在中間的是堅尼地城新海旁,三者各自獨立未有連接一起。基於現行《保護海港條例》規定,維港海域一帶不能進行任何工程,甚至在堅尼地城加多近街附近的四號舊碼頭,也無法進行修復和改善。

打通西區海濱創造旅遊熱點

受《條例》所限,西區的海濱長廊無法連貫起來,於是出現目前人車爭路,又或遊人要繞道對面內街走一段路的尷尬情況,完全是件掃興的事。既然發展局已向立法會提交《保護海港條例》修訂建議,他希望局方能夠盡快在堅尼地城新海旁加設板道,將海濱長廊兩邊連接起來,遊人可以在板道位置活動,同時解決人車爭路問題。

劉天正期望,西區海濱成功打通之後,能夠創造一個新的旅遊熱點,吸引更多人來這裏,帶動日夜都繽紛,促進地方經濟發展。

海濱發展須有連貫性 柯創盛:有政策有資源應加速推行

柯創盛指應發展海濱經濟。
柯創盛指應發展海濱經濟。

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024/25年度《財政預算案》提到,希望透過舉辦煙火、無人機表演以及重塑「幻彩詠香江」等措施,藉以聚集人氣。發展局亦分階段在維港海濱選擇合適地點,引入餐飲、零售等商業活動,推動海濱經濟。
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、觀塘區議員柯創盛表示,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都關注全港的海濱發展,海濱是一個彌足珍貴的好地方,必須慎加愛護。

應從短中長期三方面入手

特區政府2019至2020年已預留65億元,推動多項優化海濱項目。隨着社會全面復常,管治班子正花盡心思,拋出各種振興經濟項目,柯創盛認為,香港擁有「長而美」的海岸線,極具發展潛力,而早前海濱事務委員會召開會議,討論如何拓展海濱經濟事宜,委員覺得應從短、中、長期三方面入手。

短期方面,先行在海濱位置引入一些自動售賣機,提供飲品、小食或便當,方便大家欣賞海景、散步、做運動等,作為一個「補給站」。中期建議將時下流行的外賣服務引入海濱範圍,遊人舒適地享受海濱美景之餘,同時又能品嚐到自己喜歡的美食。長遠來說,應增設不同食肆、餐飲及零售商舖,最理想是打造整條「海濱食街」,包羅不同地方的美食風味。

讓海濱成為一個多元化市集

柯創盛以觀塘海濱為例,現時設有不同的餐飲食肆,很受市民歡迎,尤其在節日期間,都會出現排隊入座情況,證明激活海濱同時能推動海濱經濟。適逢財政司司長撥出65億元支援推動海濱經濟,柯創盛建議將焦點放在如何便利市民,讓海濱成為一個多元化市集,進入此區就是「好食、好玩、好買」,盡情發揮海濱活力。

除此之外,柯創盛認為海濱發展必須有連貫性,將整條海岸線連起來。以九龍為例,可以由啟德、土瓜灣、觀塘,再接到茶果嶺、鯉魚門,一環扣一環,形成一條連綿不絕的海濱長廊,不要像現時般斬成「斷橛禾蟲」,為遊客帶來不便,大大影響到訪人士的雅興。

考慮採取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

最新發展的茶果嶺海濱公園,大受市民歡迎。
最新發展的茶果嶺海濱公園,大受市民歡迎。
觀塘海濱公園有特式建築。
觀塘海濱公園有特式建築。
柯創盛認為,透過公私營合作,啟德空中花圖,將伸延到鯉魚門。
柯創盛認為,透過公私營合作,啟德空中花圖,將伸延到鯉魚門。

為更有效發展,柯創盛建議特區政府應考慮讓海濱旁邊的發展商承擔一定社會責任,例如把「發展海濱」及文化保育等概念融入他們的物業圖則,使大廈設計及配套與海濱連貫起來。

柯創盛以九龍東一帶為例,特別是觀塘、茶果嶺、啟德將來延伸到鯉魚門,都是透過不同的公私營合作計劃進行,當中花了不少心思。例如設立太陽能發電版、打卡熱點,以及休憩座椅等等,成功發揮協同效應。

對於特區政府正構思修訂《保護海港條例》,柯創盛表示歡迎。政府政策應「與時並進」,該條《保護海港條例》已經執行了一段很長時間,隨着社會發展,部分限制應該取消,在「拆牆鬆綁」之餘同時顧及地區特色,否則會窒礙社會整體發展。

建議由財政司副司長負責督導

到目前為止,柯創盛認為政府在推動海濱經濟方面,拿捏得比較準繩,但就擔憂有關項目涉及多個政府部門,包括發展局、海濱事務委員會、海港事務處、康文署、消防處、食環署等,「政出多門」反而令事情變得複雜,有意「入場」人士須過五關斬六將,自然會卻步。他建議由財政司副司長負責督導發展及協調工作,提供一條龍服務,並將各項手續精簡化。

發展海濱經濟其實已談了很久,柯創盛讚揚灣仔就做得很不錯。過去欠一個整體政策,既然現時有政策有資源,政府應該加快推動步伐。

142466

相關文章

最新文章